《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拉塞尔著,堪称职场和学习的实用效率手册。可收藏,可对照,可发展成为自己的时间管理工具。
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
从此,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
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钟电梯理论”或称“电梯演讲”。
下面这一大段有限唠叨,但是可以认真阅读,尤其是要对照自己平常的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做正确的事情
“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其结果是让我们更快地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其结果是确保我们的工作是在坚实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换句话说,效率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效能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包括做或是不做某一项工作。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的最大秘诀就是,每一个麦肯锡人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先确保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
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都在于前者:效率和正确做事。但实际上,第一重要的却是效能而非效率,是做正确的事而非正确做事。
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做正确的事”是由企业战略来解决的,“正确地做事”则是执行问题。前者是进取创新的、主动的,而后者是保守的、被动接受的。
开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
意味着从一开始时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从一开始时你就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清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哪些事是必须的,哪些事往往看起来必不可少,其实是无足轻重的,保证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确的。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检查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偏离了最终目标,是否为最终目标做出有意义贡献。千万不要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自己是背道而驰。
编排行事优先次序
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去做最该做的事,或者是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人们的惯常的习惯是按照事情的“缓急程度”决定行事的优先次序,而不是首先衡量事情的“重要程度”.所谓“重要程度”,即指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大小。对实现目标越有贡献的事越是重要,它们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对实现目标越无意义的事情,愈不重要,它们愈应延后处理。简单地说,就是根据“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这一原则来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事情的四个层次
A、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
你的时间都花费在哪个象限了呢?是A吗?要是那样,可以想像你每天的忙乱程度,这么做会耗费你巨大的精力,而一个又一个问题会像大浪一样向你冲来。要是经常这样,你早晚有一天会被击倒、压垮、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B、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
只有在象限B,它才是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的核心。尽管这些事不紧急,但它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品味培养、工作业绩等等。只有养成“做要事不做急事”的良好个人习惯,你工作起来才会驾轻就熟。你会提前做工作计划,按时复习功课,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状态,并且避免了临阵磨枪的紧张和尴尬。这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
C、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
要是C的话,你的工作效率就可想而知了。不要以为这些是紧急的事就认为它们也很重要,实际情况是,这些事情的紧迫性常常是由别人的轻重缓急来决定的,你始终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路。
D、既不紧迫又不重要的事情
要是D呢?很遗憾,如果长此以往,你将一事无成。你既没有工作效率,也没有丝毫的工作效能可言。它除了浪费了你很多时间以外,还证明你是一个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
每天制一个图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天总是忙碌而凌乱,有时候累得晕头转向,却又常常将一些重要的事遗忘。
1-图表所要表达的信息务必一目了然。是可以每天使用的比较有效率的解决方案。每天抽出几分钟,对当天的工作和图表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
2-图表会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制作表格的一个明显好处是可以排定事情的优先次序,可以明确一些事情究竟是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
3-图表还能调动我们的工作积极性。每天制一张图表,可以使你对自己的目标更清晰,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检视当天的图表,可以发现哪些工作还没有完成,哪些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好,从而使自己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有效的方式,从废纸篓开始
减少文件堆积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是个大废纸篓。从废纸篓中的文件多寡,可大致判断一个人利用时间的情形。另外,保存太多的记录是一种心理不安的症候。如果你真正需要某一份资料,你也许会在公司其他部门或某一个人的档案中找到;或者你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问题;或者没有这项资料也过得去。
1)立即处理 2)阅读并保存 3)阅读后丢弃 4)存入档案
杂乱无章是一种坏习惯
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在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工作环境中东翻西找,这无疑意味着你的精力和时间都毫无价值地浪费了。 办公桌面是否整洁,是工作条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一个较佳的工作秩序,增加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合理组织工作。随意放置的凌乱的东西会随时吸引你的注意力。把最优先的待办件留在你的桌子上,目的是提醒你不要忽视它们。
(1)把你办公桌上所有与正在做的工作无关的东西清理出来,把立即需要办理的找出来,放在办公桌中央
(2)不要因为受到干扰或者疲倦放下正在做的工作
(3)一项工作做完后,一定要把与这项工作相关的资料收拾整齐。
甭想把整个海洋煮沸
请记住:你不可能将整个海洋煮沸!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依靠和利用团队成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共同完成项目是明智的选择,不要担心功劳被别人抢走。
先摘好摘的果子
通俗地说,就是先从最容易、最有把握的地方做起。
我们在摘取了一定数量的好果子之后,心里自然会建立起一种信心,我一定能把目标实现,进而在以后的旅途中,能够扛得起命运的重担。这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这样由易到难地做事,自己心里对这个过程肯定会越来越熟悉,所以在困难越来越大时,我们能够沉着应付。
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
这个原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烈度•帕累托提出的。它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素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素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素即能控制全局。
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原理”——即80%的价值是来自20%的因素,其余的20%的价值则来自80%的因素。
“80/20原理”对工作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一次只能解决一件事
许多人在工作中把自己搞得疲累不堪,而且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这个简单的工作方法:“一次只能解决一件事。”他们总试图让自己具有高效率,而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接下来拷问良心的时间到了。对于看起来忙碌的你,是不是效率和时间成正比。扪心自问吧。
用最简单的办法测试你是否能掌握时间,你只需回答“Yes”Or“No”。
你通常工作很长时间吗?
你通常把工作带回家吗?
你感到很少花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吗?
如果你没有完成你所希望做的工作,你是否有负罪感?
即使没有出现严重问题或危机,你也经常感到工作有很多压力?
你的案头有许多并不重要但长时间未处理的文件?
你时常在做重要工作时被打断吗?
你在办公室用餐吗?
在上个月里,你是否忘记一些重要的约会?
你时常把工作拖到最后一分钟,然后很努力地去做完它们?
你觉得找借口推延你不喜欢做的事容易吗?
你总是感到需要做一些事情而保持繁忙吗?
当你长休了一段时间,你是否有负罪感?
你常无暇阅读与工作有关的书籍?
你是否太忙于解决一些琐碎的事而没有去做与公司目标一致的大事?
你是否有沉醉于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之中而没有着眼于未来?
敲黑板说重点的时间到了。
下面是可以打印上墙的7条建议。每条都是干货,让你成为效率高手的麦肯锡宝典。
1、个个击破,不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实验表明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反而需要多花30%的时间,失误率则增加1倍。
2、不断接触新信息反而会抑制创造性。
3、自制:集中精力、过滤信息、适当休息。
4、找到你的“独处时间”。
5、不回复抄送邮件。
6、打电话胜过邮件。
7、放弃凡事都须事必躬亲的幻想。
Copyright © 2009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川物业人才网 蜀ICP备10208085号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新园大道4号新园名都5栋3层1号( 三环石羊立交外侧) EMAIL:xinyuan56@126.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