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农历新年,新冠疫情“黑天鹅”的到来,几个月的时间内几乎给各行各业带来了降维式打击。
彼得·德鲁克《动荡时代的管理》,首次出版于1965年,距今已半个世纪多,书中的许多真知灼见,对于疫情影响下的企业管理依然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论述在动荡时代里如何应用管理的智慧?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方式做事。”
疫情的突发,或许会促使每个企业管理者重新思考和调整企业的管理模式。
如果只想发生较小的变化,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如果想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就需要思维转换,改变理解世界的方式。
在这样的不确定的背景下,企业管理需要的不是细枝末节,技术、工具、方法层面的改变,而是一种范式的革命。
其中一个变革就是:从管控到赋能。
在集体主义价值观下,个体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是无条件服从于集体的,比如过去曾经提倡的“螺丝钉精神”、“革命同志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基于这样价值观,企业对员工做的更多是管控,比如:考勤打卡、各种行为规范等。
但是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个体意识在觉醒,个体价值在崛起,新生代的表达方式变成:“我行”、“我能”、“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些无不是新生代价值观念的折射,再看那些网红、大V、网络主播等,更是摆脱了对平台的依附,李佳琦、薇娅、李子柒们,他们如何甘心自己的人生如同一颗螺丝钉般淹没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呢?哪怕这机器,庞大到企业集团、政府机关!
自然,不可能每个年轻人都成为李佳琦,
但是,你不能阻止许多年轻人想成为李佳琦。
面对“李佳琦”们,管控型模式南辕北辙,吐槽、抱怨于事无补,因为天下大势无人能改变,谁也不至于去把已经退休的“50后”一代请回公司上班。
真正需要做的就是把管控变为赋能,管理的核心变成“激活”人,从而激活组织。个体只有被激活,才有战斗力;组织只有被激活才有竞争力。赋能员工,激活组织,可以尝试以下途径:
一、管理者重塑身份、变身教练
管控模式下,管理者的工作是指挥、命令、控制,充满等级文化,容易独断专行,对于员工要求听话照做,无法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
而教练的工作是:说给你听、做给你看,其重点在于“教”,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激发员工个人的天赋潜能和学习潜力。教练是本质是赋能,让被教练者做得更好,世界冠军都有教练,但是把教练拉去比赛,想必拿不到冠军,但这并不妨碍他赋能学生成为冠军。
二、尊重、欣赏、信任、授权
韩国一家大型超市。一次,遭遇歹徒抢劫,一位保洁阿姨与歹徒殊死搏斗,最后制服歹徒,避免了损失。
事后,记者采访保洁阿姨,问:是什么力量让你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呢?
保洁阿姨的回答让人非常意外,又引人深思,她说:总经理每次路过的时候,都会夸我的地扫得干净。
原来保洁阿姨的力量来自总经理,总经理通过尊重、欣赏、认可为她赋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身为游侠,荆轲岂能不知刺杀秦王的凶险?只是燕太子丹的信任、赏识、知遇之恩,为他赋能,让他义无反顾、毅然决然,毕竟“士为知己者死”。
家庭教育中,在尊重、欣赏、信任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加阳光、自信,有力量;相反,家长一味苛责、嘲笑、讥讽,只会让孩子自卑、怯懦、内心缺乏力量。可见,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家长为其赋能。
三、赋予意义
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会寻求生命意义的生物。
前提是,先解决温饱,饥肠辘辘的时候,吃饱肚子比所谓的意义更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的马斯洛需求层次上移,超越吃饱穿暖的基本生理需求,开始追寻生命意义,这显然属于更高层面的需求。如果企业能满足高层面的精神需求,物质层面的要求反而可以降低,反之新生代员工很少愿意为了工资收入而委屈自己。热播电视剧《安家》中,朱闪闪一直不开单,拿底薪,还不离职,那是因为团队文化和氛围让她欲罢不能。
为什么抗击疫情过程中,许多90后,甚至00后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那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其中的意义。
四、提升认知,放大梦想
根据日本政府的调查,日本“家里蹲”的总人数可能已经突破百万。
专家警告:若无对策,若干年后全日本的“家里蹲”总人数将突破1000万。日本厚生省的定义,“家里蹲”:闭门不出、持续六个月以上。这就是低欲望的日本社会,而这一切在当下中国正在发生,我们称之为:丧文化、佛系青年等,折射出当代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人间不值得”其实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摆脱无力感,就必须帮助员工提升认知,放大梦想!
学习是提升认知的捷径,管理者可以创造条件让员工去阅读、分享,将工作学习化;并做好组织OKR和员工个人OKR,用目标和梦想的牵引力帮助员工挣脱无力感!
一个人一旦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矢志追寻的梦想,就会从内心里认可“人间值得”。
五、上下同欲、组织共生
任何一个企业,无非是三个过程: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价值创造做蛋糕,价值分配分蛋糕,一旦在分蛋糕上陷入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蛋糕也就越做越少。
唯有公司上司打破“零和博弈”,树立共同做大蛋糕的共识,公司才有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
西点军校校训:为自己奋斗,尽职尽责。看似平淡,实则深刻至极,深刻在于对人性的认知,值得反复玩味。
管理必须从人性出发,最大的人性就是人的自私性。管理者的使命就是创造条件满足人的自私性。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不是靠宣传、教育,而是把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捆绑在一起,
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打通利益链条,把组织变成共生共享的平台。
因此,未来优秀企业基本特质:上下同欲,赋能共生。
Copyright © 2009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川物业人才网 蜀ICP备10208085号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新园大道4号新园名都5栋3层1号( 三环石羊立交外侧) EMAIL:xinyuan56@126.com
Powered by PHPYun.